旺信证券 时事观察丨欧盟防务自主计划前路恐多艰

毕振山
欧盟近日提出“防务备战路线图”,并就实施“欧洲防务工业计划”达成协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的最新动作表明其推进防务自主的决心,但要真正实现防务自主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地时间10月16日,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共同提出“维护和平——防务备战路线图2030”。该路线图提出4个优先项目,包括“欧洲无人机防御倡议”“东翼监测”“防空盾牌”“防御太空盾牌”,以强化欧盟在陆、海、空、网络与太空等领域的威慑与防御。路线图还要求欧盟成员国在9大关键领域完成“能力联盟”的组建,包括防空与导弹防御、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等领域。
同一天,欧盟成员国政府代表与欧洲议会就实施“欧洲防务工业计划”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2025年至2027年间,“欧洲防务工业计划”将获得首批拨款15亿欧元,用于扩大防务生产能力、联合采购军备、发展供应链等。计划还规定受资助的项目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购产自美国的零部件。
在此之前,欧盟多次表示要建设“无人机墙”。10月初欧盟领导人在哥本哈根举行非正式会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后表示,欧盟将继续推进建设“无人机墙”。10月15日北约举行防长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欧盟将在2027年底前建立功能齐全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
事实上,无论是提出“防务备战路线图”,还是落实“欧洲防务工业计划”,都是欧盟加强军事能力建设、追求防务自主的最新举措。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多次施压北约的欧盟成员国增加军费,同时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撇开”欧洲,这让欧盟担忧北约能否保护欧洲。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希望通过发展军工产业来刺激经济。在此情况下,欧盟在今年3月提出了“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并发布《2030年准备就绪》白皮书,计划投资8000亿欧元打造一个“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
欧盟的上述计划被舆论认为是其追求防务自主的一个重要进展。在欧盟的计划中,防务领域的投资和贷款将主要用于本土防务企业,发展本土武器装备生产。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了“欧洲安全行动”工具的初步分配方案,计划为成员国采购安全与防务武器装备提供总额1500亿欧元的金融支持。
欧盟的防务计划得到德国等成员国的大力支持。在德国政府通过的2026财年预算案中,国防预算达到827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32%。德国总理默茨多次表示,要将德国军队建设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10月16日,默茨再次呼吁增强欧洲的军事实力。另外,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在国防采购中选择放弃采购美制武器,转而采购欧洲本土产品。
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追求防务自主,一是为了摆脱在防务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二是希望能借发展军工企业来提振经济。尽管多个欧洲国家都提高了国防支出,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欧盟要实现防务自主实际上还面临许多困难。
欧盟在防务方面多年来都依赖美国和北约。尽管欧盟现在加大了对本土军工企业的投入,但在一些关键的军工领域,欧盟短期内依然面临技术和产能等问题。欧盟“防务备战路线图”中提到的9大关键领域,部分领域正是欧盟能力薄弱的领域。美国施压欧洲国家增加军费,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后者能加大对美国军工产品的采购,美国在欧美贸易协议中也要求欧盟加大对美国防务装备的采购。如此看来,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控制仍将是欧盟追求防务自主的一大障碍。
欧盟内部对于防务自主也存在不同意见。东部欧洲的一些国家更依赖北约,不愿意欧盟将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本土军工产业。而南部欧洲的一些国家则质疑欧盟加强军力的必要性。例如在建设“无人机墙”问题上,意大利等国就质疑该计划偏重东欧国家。此外,由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和技术实力不同,一些合作项目也容易引发争端。已经延续多年的欧洲六代战机项目,近日再次传出法、德等参与方不和的消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要实现防务自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当前不少国家面临经济增长停滞、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加重的局面。例如,德国经济在二季度陷入衰退,法国国内为削减财政赤字问题争执不下,西班牙也不愿意继续提高国防开支。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如何平衡经济民生与防务,可能会是以后长期面临的问题。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